大年初一“开门炮”有哪些讲究?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1 02:16

  贴红福、吃灶神果、做羹饭……在很多老宁波人眼里,以前的春节都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但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

  宁波市民俗专家、市文化研究会会员周东旭说,老底子过年绝不是吃喝玩乐这么简单。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到正月十五,宁波家家户户过年要祭灶、扫尘、贴门对、守岁、迎财神、闹元宵等,过年内容多达几十项,但现在很多年俗被逐渐遗忘,没那么讲究了。

  老底子过年的习俗到底有哪些,你知道大年初一有哪些禁忌吗?“开门炮”要怎么打?元宵节到底是吃汤圆还是汤果?听民俗专家来说一说。

  通讯员 朱尹莹 记者 薛曹盛

  ●年夜饭

  餐桌上一般要有鸡肉

  菜式一般不会少于12样

  “年夜饭”是除夕重头戏。这一天,大家都会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吃一顿团圆饭。宁波人的年夜饭,以海鲜居多。一般有火锅(宁波人称为“暖锅”)、腊鸡、鳗鲞、炝蟹、鱼、年糕等,素菜则有香菇、木耳、金针菜、地菜等。暖锅是年夜饭上的主角,表示暖暖和和,红红火火。

  “暖锅里一般会放老三鲜,比如肉丸、蛋饺和熏鱼。餐桌上一般要有鸡肉,因为‘鸡’和‘吉’同音,表示吉利。吃鱼而留下鱼头,意味新的一年里有余头。比较常见的还有新风鳗鲞、红膏炝蟹、雪菜大汤黄鱼、宁式鳝糊、萝卜丝海蜇皮等,都是地道的宁波菜。”周东旭说,年夜饭的菜不能少于十二样,因为宁波人把“十二”视作一个吉祥数字,表示在新的一年十二月里“月月红”、“月月有余”。

  ●守岁

  小孩要给长辈磕头拜年

  长辈把红包压在孩子枕头下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是“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延长父母寿命,体现孝道。

  吃完年夜饭,根据宁波人的老传统,还要嗑瓜子、品香茗“守岁”。小孩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小孩发“压岁钱”。因为“祟”与“岁”谐音,“压祟”即“压岁”,意思是压住鬼怪,不让其作祟。

  在老宁波的年俗中,长辈给小辈压岁钱同样有讲究。“一般给自己身边小辈压岁钱,要在除夕夜把红包压在孩子的枕头下面,这样才能压岁保平安。大年初一以后,上门拜年的晚辈要带一些红枣、桂圆,寓意红红火火,团团圆圆。收下红枣桂圆,长辈拿出备好的红包,晚辈磕头说上几句吉祥话再接过压岁钱。”

  ●开门炮

  放开门炮前要先说吉祥话

  碰上哑炮要立即补放一个

  开门炮的年俗由来已久。农历大年初一凌晨,天刚蒙蒙亮,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

  周东旭介绍说,老底子放“开门炮”规矩挺多。

  男主人起床,口念吉祥话先开门,放炮仗于门口。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小鞭炮噼噼啪啪地放出去;再放双声大爆竹(类似“二脚踢”),大爆竹只放三发,但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话“备炮”出典于此。

  全家老小满怀着兴奋和喜悦在旁边看,家中男主人小心翼翼地点上引信,随着“嗤”的一溜火花,噼里啪啦的小鞭炮满地欢跳,家里一下子就热闹开了。

  “开门炮”放得越高越响越好,要求三发都响,声音洪亮清脆,最吉祥。意味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放的过程中不能断响,否则不吉利。如果碰到哑炮,要马上就说“闷声发财”,再立即补放一个。

  ●大年初一

  不倒垃圾不扫地不喝粥

  初一第一餐不能开荤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开始,有很多禁忌,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比如,这一天不能拿扫帚扫地,也不能倒垃圾。这是因为怕“扫走财气,肥水外流”;这一天不能喝粥,要是年初一喝粥,财物就不会进门,而且会像水一样流走;这一天不能吵架、骂人或打碎碗、杯、瓷器等易碎器皿。

  这一天,连说话都要格外小心,不能说“破”、“死”、“光”、“穷”这些不吉利的字。如果小孩子不懂事,说了这些不吉利的话,大人就得赶紧说“小囡不懂事,小囡放屁,百无禁忌。”这类的话加以补救。

  周东旭说,小时候,每到大年初一,大人都会再三叮嘱,不要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打碎东西。碰到邻里街坊都要行拱手礼,互相拜年,说些吉祥话。“扫地、倒垃圾这些事早在大年三十之前都要干完。大年初一扫帚不能动,一旦动了意味着好运气扫走了,还会破财。”

  宁波人正月初一都要吃汤果,用糯米粉搓成的小圆球,宁波常常将其做成“浆板汤果”。一般,老宁波人在正月初一的第一餐是吃素的,不能吃肉鱼之类的荤食。而汤圆的馅是有猪油的,属于荤食。

  在余姚、慈溪等地,新年第一天的第一件事是祭拜祖先。

  ●迎财神

  香案上供放“猪头三牲”

  敞开大门,叩迎财神

  在民间传说中,财神有文财神和武财神之分,文财神是比干和范蠡,武财神是关羽和赵公明。有的商家,常年供奉的是武财神赵公明,以使自己在商业竞争中“宜利和合”而取胜;有的商家,供奉的是红脸关公,关羽以“义”著称,商家取其“以义为利”,即以“义”达到赢利的目的;有的干脆将三人一起供奉。

  “宁波人善于做生意,除了文财神和武财神,还信仰东西南北中五路财神。大年初五祭财神,这是每家每户都会做的。”

  周东旭说,农历正月初五是“财神”的诞辰。一大早,每户人家会摆上香案,供放肉、鸡、鱼等“猪头三牲”。有的用整只猪头来供祭,附上水果和糕点。接着点上红烛,敞开大门,燃放爆竹,叩迎财神。有些商家还早早买来活鲤鱼抢财神。“主要是讨个好彩头,‘鲤鱼跳龙门’,而且‘鲤’与‘利’同音,‘鱼’与‘余’同音,就意味着‘有利可图’和‘年年有余’。”

  ●闹元宵

  自制元宵灯挂在门前祈福

  “上灯汤果,下灯汤团”

  在老宁波的传统中,元宵节从正月十三“上灯夜”就开始了,经历正月十五“正灯”,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下灯”为止。

  “以前无论是官府还是百姓,元宵节都要在门前挂灯,图个吉利。”周东旭说,一般从正月初七开始,人们就准备元宵灯的材料了,比如半透明的韧皮纸、竹篾、细绳、浆糊以及红蜡烛。

  一般来说,自家制的元宵灯以“兔子灯”、“鲤鱼灯”和“黄鱼灯”这些造型简单的居多。比如鲤鱼灯象征鱼跃龙门,兔子灯象征孩子活泼可爱,都有美好的愿景。

  说到元宵节,就会想到一个词——闹。没错,所谓“闹花灯”习俗,有一系列丰富的活动,比如赏灯、赛灯、行灯会、猜灯谜、吃汤团、放焰火和社火百戏等。

  元宵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在封建社会,年轻女子平日不允许随意出门,而元宵节赏花灯却为她们提供了一个结伴出游的机会。这一天,未婚男女以赏花灯为名顺便为自己物色对象;男女青年也借机和自己的情人相会。于是就有了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名句。

  元宵节要吃“元宵”,这里的元宵到底是汤团,还是汤果?周东旭说,民间素来有“上灯汤果,下灯汤团”的习俗。这里说的“上灯汤果”就是用糯米搓成的细小珍珠圆,一般用来跟酒酿一起烧。而“下灯汤团”除了常见的“猪油汤团”外,还包括“蒸团”,图的就是团团圆圆。

  在镇海农村,元宵还有吃“糊拉羹”的传统,就是将杂鱼和米放在一起烧成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