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记者从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扎实推进惠民殡葬政策改革,郑州市通过增加惠民殡葬项目、提高惠民殡葬补助标准等方式,着力建设惠民、绿色、文明殡葬。
殡葬惠民补助标准提高到1500元
据了解,2011年郑州市首次实施了4项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费用减免政策,补助标准为810元,2012年将惠民殡葬补助标准提高到932元。10年来,郑州共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1.2766亿元,惠及群众139422人。从今年1月1日开始,郑州市将由原来的减免4项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增加到6项,惠民补助标准由每具932元提高到每具1500元,实现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免费全覆盖。
同时,郑州市2020年实施了殡仪馆设施综合提升改造,全市殡仪馆所有火化设施全部达到环保标准,治丧环境明显改善。
积极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到2021年底,全市计划建成8个城市公益性公墓和75个乡镇示范性农村公益性公墓,实现殡葬基础设施县(市)、乡镇全覆盖。
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机制。2020年4月起,对采取树葬、草坪葬、花坛葬、骨灰存放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符合相关条件的,每具骨灰给予丧属1000元补助。
节地生态安葬如何领奖补?
节地生态安葬的基本方式和条件有哪些?奖补对象及标准是什么?领取奖补资金的流程有哪些?
目前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包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海葬以及骨灰存放等,安葬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由在本市经批准设立的公墓提供。2.骨灰寄存在本市经批准设立的骨灰堂(楼)10年以上,并签订存放协议。3.市统一组织的海葬。
采取节地生态安葬,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每具骨灰补助丧属1000元:1.安葬(放)的骨灰生前户籍为郑州市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惠济区、上街区、郑东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郑州航空港区的城乡居民;2.安葬(放)的骨灰生前为在郑州市区各大、中专院校全日制非郑州户籍的学生,驻郑现役军人;3.安葬(放)的骨灰生前为与在郑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金1年以上、在郑州市区居住的外来打工人员。
领取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海葬和骨灰存放补贴的个人,向市殡葬事务中心提出申请,填写《郑州市节地生态安葬奖补申请表》,并提供以下证明材料:1.逝者身份证、户口本、火化证明;2.安葬(放)合同(协议书);3.逝者直系亲属经办人身份证、银行账号。经审核同意后,补贴资金汇入经办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