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纪念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1 12:36

原标题:不能忘却的纪念

本报美编 王超 制图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 朱金磊 贾云巍 刘祥元 摄

本报记者 朱金磊 贾云巍

  国殇墓园

  地点:腾冲县城西南叠水河畔小团坡下

  落成:1945年7月7日

  名称:时任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先生取自屈原《楚辞·九歌》中《国殇》篇名

  今年,是80岁的毕世铣退休的第18个年头,18年来,他时常回到曾工作的国殇墓园走走看看,那里的一切都让他牵肠挂肚。

  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历经42天的焦土之战终于光复抗战以来的第一座县城——腾冲。焦土之战后,腾冲尸填街巷,血满城垣,没有一栋房子可供临时避雨之用,甚至每一片树叶上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弹孔。

  腾冲光复后,老百姓无家可归,但是,腾冲民众首先想到的是为拯救自己而牺牲的英雄。在时任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先生的倡导下,由政府拨款、华侨慷慨解囊、老百姓踊跃捐款,以“一碑一罐一把骨灰”的形式安葬在攻坚战牺牲的3000多名将士,为他们建设陵园。

  陵园于1945年7月7日落成,李根源先生取自屈原《楚辞·九歌》中《国殇》篇名为整个陵园命名为国殇墓园,是抗战中全国建立最早的一座陵园,同时也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

  全园占地面积53300平方米,由大门、甬道、展览厅、忠烈祠、烈士墓群、纪念塔组成,建筑物坐落在同一条中轴线上,依次递进,逐层升高。墓园主体建筑是忠烈祠,为仿清祠祀建筑,重檐歇山顶。

  忠烈祠的后面是半圆形的小团坡,整个小团坡以最上方的纪念塔为中心呈四面八方放射状排列,以中轴对称线排列,两边分别安葬着阵亡将士。按当时作战序列呈纵队排列,越往上走军衔越高,一直排列到尉官。

  整个小团坡上一共安放了铭刻着阵亡将士姓名和军衔的3346方小碑,象征着牺牲的9168名远征军将士。从小团坡下方向上望去,3000多座墓碑在小团坡上一列列地排开,给参观者以强烈的震撼。

  毕世铣坦言,在“文革”期间,国殇墓园作为“反动四旧”,遭到了严重破坏,大量墓碑、墓穴被捣毁。1984年,毕世铣参与了国殇墓园的修复工作,许多腾冲民众也自愿到山坡处收集被凿毁的碑文,逐一辨认,并查找资料核对,使烈士英名重得昭于天下。

  后来,这里陆续修建了纪念墓碑和雕塑。2011年9月14日,墓园里又建成了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整个建筑群由纪念广场、纪念碑、英烈墓冢3个部分构成,全部石材采用腾冲本地出产的火山石,以本色、质朴的风格,表达对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的特别纪念。

  在墓园北端有一座非常特殊的坟冢叫“倭冢”,以伏罪的方式埋葬了侵腾日军的3具尸体。“以高大与矮小、光明与黑暗的对比,昭示着侵略者的惨败,警示后人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也体现了我们腾冲人民以及中华民族宽阔的胸怀和人道主义。”毕世铣说。

  滇西抗战纪念馆

  地点:国殇墓园东侧

  开馆:2013年8月15日

  感念:馆内文物10万多件,大多由腾冲人段生馗28年多方辛苦寻得

  去年8月15日,在国殇墓园东侧,滇西抗战纪念馆正式开馆,引起了海内外高度关注。

  该馆占地22亩,总建筑面积9492平方米,布展面积5000多平方米,馆内收藏各类抗战文物10万多件,其中展出1.8万件。在纪念馆西侧,建有主要的附属工程——10余万名中国远征军名录墙。

  这些抗战文物主要是腾冲人段生馗历时28年收藏所得,为收藏这些文物,他多次入缅甸、印度找寻抗战文物,甚至进入缅北猛兽横行、瘴疠疟疾的“野人山”。他曾两度被缅方抓捕,身陷囹圄,后经华侨朋友多方营救才得以脱身回国。

  早在2002年10月,他的39件二战时期驼峰航线的遗物,就随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一起远赴美国,引起了美国各界的轰动。

  进入纪念馆,三面墙上呈矩阵式排列的1003顶各式钢盔迎面而来、气势恢弘,这代表了身份已得到确认的103000多名中国远征军及盟军将士。这些中国远征军使用过的钢盔,是段生馗花了20多年时间,从滇西地区乃至缅甸、印度一顶一顶找回来的。这些钢盔,足够武装一个团。

  再往里走,依次进入抗战后方、御敌前线、怒江对峙、绝地反攻、逐寇出境、祈愿和平6个展厅,涉及文物包括中国远征军、盟军、日军的军用装备、物资、枪械等,图片有战地照片、健在老兵照片、实事照片及战争故事手工画等。

  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时任腾冲抗日县长张问德的红藤手杖,是该馆的镇馆之宝。该手杖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所赠,老县长曾拄着这根手杖8次翻越高黎贡山,6次渡怒江天险,数日断炊,疾病折磨得他卧床不起仍坚持不懈。

  在滇西抗战纪念馆,每一个场景严格按照某一次战争特定历史情境、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利用浮雕、蜡像、艺术景观、硅胶人、文物创作及多媒体的声音、光线、气体、电子设备等真实再现的历史场景,丰富、真实、系统而生动地再现了滇西抗战乃至印缅战争史。

  段生馗介绍,纪念馆里每一件藏品都曾沾满了中国军民的鲜血。日军活体解剖手术台,活煮中国军民的汽油桶、铁箱,慰安会战役纪念章、毒气罐、细菌弹、芥子气炸弹,受害者的照片等藏品,无声地诉说着这段悲惨的历史,是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

  开馆以来,海内外参观者慕名前来。去年国庆节期间,该馆最多时一天接待量达到1.2万人次。纪念馆配备了10名专职讲解人员(含2名英语讲解员)提供免费讲解服务。

  “此馆建得好,让人们永记战争的惨痛,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安宁”、“中国远征军是伟大的,可敬的,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参观者被滇西抗战历史所震撼,纷纷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感触。僧人释真如也留下了“让世界永远和平,永远不要战争”的祈愿。

  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

  地点:龙陵县老客运站附近,围绕日军碉堡遗址而建

  修建:2004年

  历史:1944年6月至11月3日,中国远征军通过3次拉锯争夺,夺回龙陵。此役为整个滇西反攻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要塞争夺战。

  多年前,家住龙新乡蚌渺村的村民杨世清跟随儿子来到龙陵县城居住后,他每天都会来到龙陵抗战纪念广场坐一坐。9月13日下午,记者见到他时,91岁的杨世清正默默地看着广场角落的日军碉堡遗址。

  该碉堡用钢筋、水泥、沙石筑成六边形,还分别用红木树和钢板加固,碉堡西南为转折入口,其余各面分设槽型射孔3组。为控制交通要道,日军在沿滇缅公路修筑了大量军事堡垒,该碉堡是仅存的遗址。

  1942年5月4日,日军攻占龙陵,开始了疯狂的屠杀,不论老、弱、妇、孺,逢人便用刺刀戳死、机枪射死、油锅烹死、掘坑活埋,甚至喝人血、吃人心,炒人肝,犯下了滔天罪行。

  1944年6月至11月3日,中国远征军通过3次拉锯争夺,终将守敌全部击溃,夺回龙陵。此役为整个滇西反攻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要塞争夺战。

  2004年,为纪念滇西抗战·龙陵之战胜利60周年,龙陵县迁移了老客运站,围绕日军碉堡遗址,修建了由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四块碑、中轴大道、出征泉、纪念台、怀思池及抗战颂大型浮雕景墙等构成的龙陵县抗战纪念广场。

  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是整个广场的“重头戏”,一进馆,“天地正气,血肉丰碑”8个大字展现在记者面前,这是该馆展览的主题,展出共分为万众一心、共筑血肉,日军南侵、断我后路,不甘奴役、奋起抗战,调集大军、组织反攻,仰攻松山、打开通道,三攻龙陵、夺回要塞等8个部分。

  据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解说员赵彩玲介绍,这两年来此参观的人数明显增多,学校和驻龙部队经常组织学生、军人前来参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龙陵,还分布着松山战役遗址、董家沟日军慰安所旧址、日伪县政府旧址等很多滇西抗战历史遗址。其中,松山战役遗址位于龙陵县腊勐乡大垭口村和松山村,沿滇缅公路两侧分布,包括大松山、小松山、黄土坡、阴登山、滚龙坡和大垭口等地。遗址内现存有远征军及日军战后留下的大量爆破坑、战壕、暗堡、兵舍、马厩等战争遗存,其中松山主峰由TNT炸药炸毁的主堡落坑仍清晰可见。

  去年9月3日,总占地面积为17400平方米的中国远征军雕塑群在松山落成,由广东佛山雕塑家李春华历时3年创作并无偿捐赠。

  中国远征军雕塑群位于松山主峰子高地南侧,占地约17500平方米,由402座单体雕塑组成。雕塑群按真人尺度1:1.2的比例塑造,将军、夏装士兵、秋装士兵、冬装士兵、驻印士兵、女兵、炮兵、在世老兵等12个方阵巍然站立,面朝松山战场遗址。

  这既是对为保卫祖国边疆、捍卫民族尊严而战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的永久纪念,也是对所有为世界和平和谐、人类文明进步而战的国内外朋友的永久纪念。

  相关新闻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馆

  将于明年正式开馆

  日前,记者在畹町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公园见到了南洋华侨机工陈团圆的后裔叶晓东。叶晓东现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管理所所长,致力于南洋华侨机工的事迹的文物保护和管理。

  2005年1月20日,“畹町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公园”正式开工奠基,并于当年11月12日完成一期主体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60级台阶、四方平台、陈嘉庚雕塑、主体纪念碑、回廊等,并请启功先生手书“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作为主体碑碑文。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馆位于畹町森林公园旁,占地面积10余亩。项目设计以当年南洋华侨机工战斗过的滇缅公路“抗战生命线”为主线,纪念馆从入口到出口共50级台阶,象征滇缅公路上抢运的50多万吨抗日物资,纪念馆东侧为20米的架空,与抗战名桥畹町桥桥面的长度等同。建筑高度20米用于纪念用血肉之躯开凿建筑滇缅公路的20多万滇西各族民众。南侨机工纪念馆总平面图形成一个“V”字,代表抗战胜利,东立面的体块设计为一个抽象的数字“7”,象征抗战胜利70周年。

  叶晓东的父亲是第九批的南洋华侨机工,来自新加坡的麻坡。当时归属于华侨先锋大队第一大队,驻扎在芒市。1944年父亲遇难时,他才有3个月大。他也曾赴新加坡查找关于父亲的资料,但没有多少收获。但令他欣慰的是,马来西亚树立了华人华侨的碑,畹町、昆明等地也树立了纪念碑。

  今年9月3日,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馆奠基,该纪念馆将在明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正式开馆。

  “目前国家相当重视这段历史,特别建设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馆,让我觉得很欣慰。”叶晓东说,“作为后裔,要管理好纪念公园,收集整理文物文献,为弘扬父辈精神尽绵薄之力。”

  本报记者 刘祥元

  链接

  南洋华侨机工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沿海诸港相继沦陷,为打通抗日物资运输的生命线,滇西民众赶修滇缅公路。全长963公里的滇缅公路迂回于崇山峻岭之中,十分险峻。而当时中国进出口物资的运输全靠这条滇缅公路,急需熟练的汽车驾驶人员。

  就在此时,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领导的“南洋华侨总会”受国家的委托,号召广大爱国华侨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团”,回国参加滇缅公路运输工作,先后有3200多南洋华侨机工回国,并被编为两个华侨运输先锋大队,一大队队部驻芒市,二大队队部驻潞西遮放,这两个大队担负着滇缅公路最艰苦路段的抢运任务。有了这样技术纯熟的运输队伍,之后几年间,50多万吨抗日援华物资经滇缅公路输送到国内抗日前线。

  本报记者 刘祥元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