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意见就是我们开展好工作的基础。”灵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朝忠说道。为找准移风易俗的关键点,三里镇灵湖村通过开展夜话小广场、敲门行动、榕树脚畅聊等形式,广泛征集群众对于移风易俗工作的意见建议及需求36条。多次召开红白理事会议,共同商讨及完善红白事操办规模、宴席标准、礼金上限、服务队伍、监督管理等“五个统一”工作法内容,并将“五个统一”纳入《灵湖村村规民约》,为常态化推动移风易俗提供制度保障和规则约束。
近年来,灵湖村坚持以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为抓手,以“四个一”为切入点,多举措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健康社会风尚更为浓厚,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购置“一辆车”,育文明乡风
“我觉得村里可以统一购买一辆车来拉灵柩上山,这样既能节省人员开支又能省力,还方便了大家。”群众张寿喜向村委干部们讲了自己的想法。
针对八仙人员过多这一问题,灵湖村族老、队长、村委干部等共同商讨,持续完善红白理事会规章制度及村规民约,并由红白理事会牵头筹资购买一辆三轮车作为村里公共灵柩车。有了公共灵柩车后,群众举办丧事可节省将近2300元,有效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
“以前办‘白事’至少要请20个八仙人员,现在有了‘五个统一’,村里面还统一买了一辆车来拉灵柩上山,办‘白事’大家都感觉轻松多了。”办了几场丧事后,许多村民对移风易俗政策都表示支持和认可。这些措施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还提升了整个灵湖村的文明水平,营造了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
用好“一祠堂”,涵文明家风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灵湖村村民自发筹款建立以“家教家风家训”教育为主题的文化祠堂,在此基础上打造家长学校。由教师、志愿者与党员骨干组成师资队伍,利用节假日到家风馆常态化开展为老人敬茶、亲子共读、画画、手工等家风家教宣讲活动20余场次,累计惠及群众800余人次。祠堂内汇集各时期村内名人先贤励志故事16个、约定俗成的家风家训14条,每当春节、清明、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群众都自发带领一家老小聚集祠堂前,学习家教村规、领悟先贤思想、传承灵湖精神,祠堂已成为灵湖家风家训“教育基地”。
“通知:请各位乡亲们,晚上8点按时到张氏宗祠参加灵湖村优秀学生奖学金颁奖仪式。”
“这是我第三次拿奖学金了!”
“我家孩子今年刚考上广西师范大学,村委就给她发了一笔奖学金。希望她以后努力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是我们村第八年为优秀学子举行奖学金颁奖仪式了,希望这个活动能持续办下去,不断发挥激励作用,为村里孩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张朝忠自豪地说道。
教育激励也是灵湖村家风建设的重要举措。2017年,灵湖村党支部设立“育苗”基金,资金源于村民自发捐款与村集体投入,党员带头踊跃参与。每年除夕夜,灵湖村在家风馆门前举行的捐资助学仪式,成为了灵湖村的一道温暖风景。奖学金面向小学至大学的学子,截至目前,已累计奖励 385人次,发放奖金30万元,资助50余名大学生,为青年成长成才助力,让优良家风家训在灵湖村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学习“一群人”,彰淳朴民风
党员覃兰英女儿结婚时,根据村情,嫁女儿都要收彩礼、宴请亲戚好友同事。覃兰英一改过去做法,只收了一万元的彩礼,婚礼也只邀请了近亲挚友,将节省下来的钱作为小两口的创业基金。
无独有偶,村民张露也积极响应移风易俗的号召。其母亲过世时,她主动提出追悼仪式要从简进行,不放鞭炮,不请道公。一开始,有人质疑她的做法,更有人说她不孝顺。但张露仍坚持己见:“新时代、新风尚、新做法,我妈一辈子勤俭节约惯了,我想她在天之灵一定也会同意我这么做的。”仪式过后,张露的做法纷纷得到了长辈的夸赞,简化白事极大减轻了家中负担,减少了人力与物力成本,家里人也不用操心那么多事了。
父母以身作则抵制高价彩礼,子女带头统一丧事喜事操办规模,为村里婚姻嫁娶、摒弃旧习、树立新风开了一个好头。灵湖村还充分发挥先进典型模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好家风好家训”、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先进典型30户,引导村民涵养文明新风。组建宣讲队,定期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向榜样学习,不断弘扬优秀家风家训,培育崇德向善的厚道家风和淳朴民风。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身边好人移风易俗宣讲活动80余场,引领群众自觉做移风易俗的宣传员、监督员和践行者。
用好“一首歌”,唱乡风文明
“婚事要新办,幸福常相伴;丧事要简办,薄葬莫铺张;移风又易俗,文明树新风……”在灵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舞台推出的《移风易俗树新风》节目中,灵湖村宣传员韦姣姣带领山歌队员们以“山歌传唱”形式向群众传播移风易俗“五个统一”文明新风理念。
近年来,灵湖村充分发挥“一把手”带头作用,带动文艺志愿者积极参与,以本地壮话为主要传唱语言,创作了以反对“天价彩礼”,简办婚丧嫁娶等内容为主的一系列移风易俗类的山歌文艺节目,通过朗朗上口的山歌掀起全村文明新风的热潮,让移风易俗不仅入脑还入心。同时,灵湖村灵活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阵地,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及重大节庆,广泛开展“喜迎三月三”“灵湖稻香音乐会”“我们的节日”、说唱移风易俗、文艺汇演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90余场次,累计服务群众30000人次。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有力地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
自推行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以来,灵湖村大操大办的宴会少了、村民文体娱乐活动多了,铺张浪费现象看不见了,孝老爱亲的故事不时涌现,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睦,移风易俗新风悄然“吹散”了陈规陋习,群众的乡风文明素质越来越显著,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近年来,灵湖村先后获得中国楹联文化村、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第二批自治区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等荣誉。
原标题:《【移风易俗】三里灵湖村:“四个一”助推移风易俗“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