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办红白事,村民松口气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02 03:55

   临沂市临沭县大兴镇西大坡村支书李宝东的父亲去世了。这是一位战功累累的老兵、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丧事却办得静悄悄。

  现在,李宝东家的这件“稀奇事”成了全市乡村文明行动的缩影。随着临沂将移风易俗工作全面提上日程,尤其是在丧事改革中,“近抓减负、远抓公墓”,整顿红白理事会建设,督查、曝光、约谈齐上阵,新的乡俗风气正在形成。

  临沂覆盖地域广,人口1000多万,婚丧习俗重、丧葬陋习多,推进移风易俗任务重、难度大。去年下半年,临沂在深入调研、问卷调查、外出学习的基础上,连续下发文件,以红白理事会建设为抓手,整顿组成人员,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临沂不搞一刀切,由市县分别制定参考标准,各村理事会在此基础上组织村民讨论,来来回回反复修改,形成一村一策,将红白事标准纳入村规民约。

  截至目前,临沂共成立了红白理事会4534个,实现了村居全覆盖。全市每年去世近7万人,可节省费用近14亿元。

  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刚说:“移风易俗在本质上是教化人心,不能是简单的‘要我做’,更不能搞强迫命令。而要通过宣传教育,一方面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形成声势,让群众能顺势而为。” “丧事就吃大锅菜,一家能省上万块”“喜事新办让人赞,大操大办惹人厌”等宣传标语在临沂农村墙上随处可见。一年一戏剧,一月一电影,村村一天三次放广播,明白纸、宣讲团、培训班……活跃在临沂的庄庄户户。

  据了解,一亩地埋坟头最多能埋7—12个,建墓穴能建200个,土地紧张的一些区县,还建设了祠堂,集约效应更明显;北部县区修坟砌墓要花费6000—18000元,公墓双穴建设费用不足1000元。建设公墓的几笔账,党员干部掰着指头给群众算。“这是给老百姓省钱的好事,哪个会不同意!”兰陵县黄山屯村红白理事会副会长杨元明说,“不但经济上减了负,没了相互攀比,大家精神上也轻松。”

  下一步,临沂将着力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去年9月以来,全市新建160处农村公益性公墓,建成墓穴数2.6万个。7月1日起,市财政拿出2亿元,全面实施殡葬惠民政策,从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到墓穴全部由财政承担。

  为了切实督促落实移风易俗工作,临沂每年两次调查暗访,成绩在全市排名,名次在媒体公布,并曝光负面典型。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全年经济社会考核,与文明单位挂钩。

  任刚说,面对群众减轻负担、移风易俗的呼声,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帮助群众解决一家一户想解决又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提倡和推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

  《 人民日报 》( 2017年08月02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