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西方对慈禧太后逝世的报道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07 09:19

那些侵略过清朝的西方国家,都知道慈禧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太太一生铺张浪费,就连死,都是极为“体面”的,不过,西方的统治者更加担心,若是清王朝变天,那么接下来该如何汲取攫取亚洲的利益。

慈禧令人瞠目结舌的葬礼

慈禧所授意签订的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自然是不用多提,可她在临终前,依旧找不到拯救自己家族的说法。

以至于,在她临终的时候,所说的遗言都是:“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

由于一场场侵略战争,很多外国人对于慈禧太后,还是有所了解的,毕竟,那是这个国家最为核心的人物。

在一些外国人的心里,慈禧是晚清的神秘人物,因为她一生都生活在紫禁城的高墙大院之中,和外面的民众压根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可她掌握着清王朝的全部,只要是她的命令,在清政府治下,很难有人能够反抗。

原本,这样的人,是很难去抛头露面的,可随着晚清的时局变动,也有一些外国人有幸近距离接触到这个神秘的老女人。

他们对于慈禧的太后,也比较平淡,因为慈禧太后出卖的是国家利益给西方。

一些外国人描写过,慈禧太后的个子比较矮小,不过她穿着厚厚的鞋底,身上的民族传统服饰从双肩一直延伸到了脚下,这样的一身打扮,让她具有了一种非常高大且庄严的气度,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女王。

在外国人眼里,慈禧太后在外交中的各个场景都非常注重“面子”,有幸和慈禧太后的西洋人留下过这样的文字:

在最初的几次觐见中,先是有人将我们引荐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然后我们和福晋、格格们一起准备进入宴会厅,在落座之后,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位格格陪同着,这个时候,慈禧才会进入到宴会厅,流程非常正规化。

在这个过程里,大家都是站着的,在慈禧太后坐下之后,才示意大家也都坐下,让他们不解的是,当时皇帝、福晋和格格等人还是站着的,可以看出,在慈禧太后的面前,他们是不敢坐下的。

接着,穿着长袍的太监会端上地道的中国菜,那个服侍慈禧太后的太监,则全程跪在她的身边。

吃了一会,有外国的公使夫人问格格们也能否坐下,很多礼节,是西方人都不太了解的,然后,慈禧太后才回过头去,对身边的光绪皇帝说:“皇上,坐下吧。”

格格们非常胆怯地坐下之后,看起来似乎都不怎么舒服。

在外国人眼里,慈禧太后也是一个比较迷信的人,她对于命运、符咒以及恶魔、善鬼等东西都深信不疑,这影响到了她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次有人提出想要为慈禧太后画像并且送到圣路易斯博览馆的时候,慈禧的态度更是极为惊讶,康格夫人游说了很久,还说到了欧洲各国首脑的画像都在那里展出的时候,慈禧才答应和庆亲王讨论一番。

根据史料来看,慈禧太后为了画像这件事,还真的是认真讨论了一番。

从很多记录也不难看出,一些外国人喜欢慈禧,是因为慈禧对他们也很大方,她需要扮演着一个高高在上的形象,对于“豺狼虎豹”的好,也是建立在剥削本国民脂民膏的基础上。

有了慈禧太后的不断忍让,西方列强也在那几十年里在清王朝这里攫取到更多的利益。

因此,慈禧去世的时候,才会在国外引起如此巨大的轰动。

她下葬的时候,也可谓是风光无限,根据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载,在慈禧的殡葬现场,处处彰显着帝王气息,她的殡葬规模,也只有唐朝时的武则天可以和她相互匹配。

而且,《泰晤士报》还描写了,据说慈禧的棺材是由120人抬着走,整个葬礼的部队达到了7000多人,耗时5天,大家一路从紫禁城走到中国河北遵化的清东陵。

《泰晤士报》的另一条消息几乎就是在慈禧去世不久就发表了,上面说了:大清帝国的慈禧太后已于今天去世,大清国的皇帝陛下刚刚在周六去世,两人的死亡时间如此接近,也不由使人心生怀疑,人们怀疑这件事可能是谋杀。

可这件事,《泰晤士报》能报道,也是因为他们有不少的“资源”。

当然,西洋人比较关注的“宝贝”,很多都被慈禧给带到地下去了。

慈禧的陪葬品自然不会差,这一点,她的贴身太监李莲英也能够印证。

李莲英写过,慈禧的棺材底部铺满了一层珍珠、白玉和红宝石,她身上所穿戴的也有大量的珠宝作为点缀,凤冠上的一颗珍珠的价值在当时就价值白银一千万两,身边的还有不计其数的珍宝,类似于翡翠西瓜、红珊瑚树等等。

当然,最为令人瞩目的,还是慈禧口中那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

不过,在她去世不到20年的时候,就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盗墓案,说是盗墓,无非就是抢。

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带领部队炸掉了慈禧的墓葬,光是掠夺这些宝贝,就耗费了七天七夜的时间,连慈禧入殓的衣服都没有放过。

不过,当时的西方看重的是中国的土地,跟更大的利益相比,他们还是把目光聚焦在了其他方面。

在慈禧去世的时候,除了《泰晤士报》,美国的《纽约时报》也报道了这件事。

《纽约时报》的消息

《纽约时报》在1908年11月16日也大篇幅提到了慈禧太后去世的事情,不过,他们消息的来源,还是从《泰晤士报》那边。

不过,单从《纽约时报》的报道来看,这似乎不像是个单纯的新闻,因为里面有很多的评论。

比如,报纸说清国皇帝的死因是神经衰弱症,在他快断气的时候,却拒绝别人将他搬到长寿宫当中,这违背了大清国的先例。

这是因为,每当有清国的统治者将要去世的时候,都会被送到这个宫殿之中。

《纽约时报》也直接阐明了,慈禧太后于下午2点去世,并且她是大清国的独裁者,从1861年开始就直接操纵着清朝的政局,期间,没有任何人能够成功阻挠她。

报纸上还大胆推测了,清国官方刚刚公布了光绪皇帝的死讯,又宣布了皇太后去世,这里能够让人们相信,官方在对外发讣告之前,皇帝和皇太后已经去世很长的时间了。

清廷也很快宣布,溥仪王子殿下已经登基,今年他仅仅只有3岁。

除了用大篇幅报道慈禧太后的死讯,《纽约时报》还讲述了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

比如,报纸中就提到了,大清国的外务部尽早照会外国使馆,通告了大清国的溥仪已经继承大统。

早在几天之前,军队就已经进入了警戒状态,准备镇压由于皇帝驾崩所引发的任何可能性的骚乱,不过,到发表文章之前,这些部队还并没有遇到什么差事。

北京城内的市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百姓都知道了皇太后的死讯,他们对于慈禧的死其实并不会动感情,可他们还是被这个强大统治者的死所深深感染。

人们看到皇宫中正在举行着祭奠仪式,大量的讣告也被发了出去。

《纽约时报》中还特别提到了:皇帝和皇太后是孤独地死去。

而且,报纸中还提到了原因。

流传了三千年的传统丧葬仪式宣告了两人的离世,临终前,他们的身边都围绕着很多地位低下的统治者,可是他们却孤单地死去了,那些看护者也无法接近他们的君主,和主子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在这件事之前的很多个月,光绪并没有接受任何科学的救助,他都一直拒绝国外的医生为他诊疗,并且,相传他曾经求助过中国的古老医术,可那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的治疗了。

和《泰晤士报》不同,《纽约时报》除了报道了这件事之外,还提到了很多清国人对于皇太后的看法。

比如,他们提到在清国人的眼中,他们对慈禧的态度是又恨又怕,人们早都知道她其实已经关押了皇帝,因此对她十分愤恨。

在实际过程中,慈禧太后和国民的接触非常少,正如同她和外界的接触一样,所有和她的沟通,都必须经过她手下的一帮宠臣,慈禧也一直这样被人所包围着。

《纽约时报》也这样评价慈禧:她所接受的教育不多,也是一个“多面手”,她所具备的,不仅仅是维持权势所必须具有的冷酷、坚定的意志,她还拥有一些其他的东西,也具有一定的才华。

在北京城,“老佛爷”是她的绰号,这对北京人来说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她的性格并随着她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苛刻和残酷,归根结底,她是那个圈子里无可争议的女主人,一切的事情都要受到她的严密控制,即使是宫廷成员的订婚和嫁娶,都不能例外。

《纽约时报》也同样提到了给慈禧太后画肖像的事情。

当年的那位女画家名叫凯瑟琳·卡尔,她在清国的皇宫内居住了一年的时间,和那里的人过着一样的生活,她后来还出了一本书,专门用来描述她在清国内的所见所闻,她还将皇太后说成是一位“非常面善的女士”,永远带着胜利者的微笑。

在外国人的眼里,慈禧一直都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人,她身边的人,若是没有接受过礼部的教育,就无法去面见她。

可公使的夫人们则是一个例外,慈禧也表现出明显的欺软怕硬。

慈禧太后和格格们多次原谅了外国公使夫人们的无礼和冒犯,可其实,慈禧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她看不起那些外国人,觉得“神州之外皆是夷人”,可在另一方面,她又打不过这些外国人。

因此,她的原谅中,依旧带着一种高人一等,觉得这些外国人都是没有开化的野人,所以不值得计较。

慈禧太后一生所注重的,都是她给人留下的印象。

特别是在康格夫人的感觉中,慈禧太后始终都表现得非常有吸引力。

康格夫人觉得,慈禧是一个有办法让所有客人都为之着迷的人,即使他们之前对她存在过偏见,不过她对于每一个客人都非常关照,这也充分表现出了一朝之主的能力。

在很多见过慈禧太后的外国人的视角中,慈禧确实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一方面她是有着一定能力的,另一方面,她又充满了愚昧。

当时那副画像画好了之后,慈禧专门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用专门修建好的一条铁路,然人将画像送来,这样的操作,直接把外国人都惊呆了。

慈禧六十大寿的时候,也正好赶上了甲午中日战争,所以没能举办隆重的庆典。

也就是这个原因,到了慈禧六十九岁的时候,就迫不及待举办了七十大寿的庆典,目的也是为了辟邪。

她当时所穿的衣服,四处都印满了“福”字和“寿”字,别人送给她的礼物,也都充满了吉祥的寓意。

慈禧的寝宫内,一直摆放着很多苹果,因为苹果的“苹”和平安的“平”本身就是谐音,除了苹果外,还有很多桃子,在中国的文化中,桃子是长寿的象征。

慈禧的一生,经历了从1840年到1900年的五次战争,从她的主战到求和,也能看出慈禧太后和帝国主义关系的变化。

她的干练,也是为了维系满清对中国的统治,在国家面临巨额赔款的时候,她依旧保持着奢靡之风。

可这对于那些侵略者来说,看到的就是另一个方面了。

参考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眼中的光绪慈禧之死 央视国际

西方人眼中的晚清:目击慈禧太后葬礼全过程 观察者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