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人捐款20万元,胡月琴老人儿子遗体终于能火化安葬了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07 23:06

原创 法治之星 汤计典频

曾几何时,医院成了商场、旅店一般的服务机构,拿钱买服务,没钱恕不接待。发生在上海市的一桩医患纠纷,因为医疗费没有结清,导致尸体迟迟不能下葬。有人心头滴血,有人漠然视之,也有人行义举做善事,慷慨解囊,捐赠20万元巨资,化解了死者孤寡母亲17年的难题。

17年前,也就是2003年,上海同济大学学生李奇乐因患急性胰腺炎,就诊于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经过四次手术后,李奇乐出现严重的全身性感染、霉菌性败血症等情况。入院后的53天时间里,经过多次手术后李奇乐离世。因欠医院医药费12万元多,家属无法取得死亡证明,导致他的遗体在殡仪馆放了17年而不能火化安葬。2019年,死者李奇乐的母亲胡月琴终于拿到了儿子的死亡证明复印件,殡仪馆却告知遗体存放已产生了20万元保管费,需缴纳20万元后才能进行火化。但胡月琴是一个月薪低微的孤寡老人,独居生活,生活拮据、拿不出20万元,此前欠医院的12万元也还未还清。此事经多家媒体报道后,舆论一片哗然,也引起了好心人的关注。2020年11月12日,年近70岁的胡月琴告诉媒体记者,她已经收到好心人的20万元捐款,儿子遗体保管费的难题终于解决了。

从2003年李奇乐去世,到2019年胡月琴拿到医院的死亡证明复印件,其间跨越了16年漫长的时光,16年里经历了无数次的上访,几次的诉讼;拿到死亡证明复印件后,又遭遇了20万元保存费这个拦路虎。一个年轻生命过早凋谢,已经是一个普通家庭天大的灾难,纠纷之中胡月琴丈夫也因病去世,冰雪严霜,一齐降临到这个贫弱妇女的头上。

17年来,若干沟通渠道、协调部门,甚至司法部门,都没有把胡月琴从困境之中解救出来,最后还是一位好心人慷慨解囊,终于让这个早逝的年轻人得以火化安葬,让这个风雨中飘摇的家庭看到了一丝希望。

欠债还钱看似天经地义,可是,在天经地义之间,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人情冷暖?一个已经被医疗费压榨到破产边缘的家庭,医院就不能对他们施以援手、发动社会力量加以救济吗?难道非得支起聚光灯医院才能做善事,非得聚齐了媒体记者,让全天下都知道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救死扶伤的高大形象吗?

患者死亡,无论家属是否已经结清医疗费用,医院都有义务及时出具死亡证明,让逝者安葬,让家属解脱。另有争议,可以慢慢解决,但不能因争议而扣住死亡证明。扣下死亡证明,与扣下尸体、以尸要挟何异?之所以在殡仪馆方面产生了20万元的天价保管费,完全是因医院掣肘所造成的,完全应该由医院承担。

与斤斤计较、冷漠无情的新华医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位捐出20万元的好心人。11月11日,胡月琴突然收到律师个人账户的汇款20万元。胡月琴从律师处获悉,这20万元是一位好心人的捐款,但好心人的具体身份并不清楚。律师让胡月琴用这笔钱去殡仪馆取出儿子遗体,早日进行火化安葬。捐出20万元的巨款,却不肯留下名字,想必是捐款人有意低调,不想张扬。20万元的数目,对谁来说都不是一笔小钱,这位好心人仗义疏财,让煎熬胡月琴17年的难题得以化解,帮这个年近七旬的老太太搬掉了压在心头多年的一块石头。这种善行善举,正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应该大力弘扬的。

人的一生寿长者百年岁月,命短者匆匆而过,但无论岁月长短,都会遭遇这样那样的难题,亦或称之为磨难,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之酸甜苦辣。活得有境界者,心怀善念,践行善举,即使是岁月短暂,也会以助人为乐为己任,不断地做好事结善缘,积德行善,像雷锋那样,尽管岁月匆匆而过,但其为人民做好事的精神永远不会流逝。胡月琴老人因为儿子生病至贫,儿子死后又无钱火化安葬,老年丧子丧夫,这是人生多么悲惨的遭遇啊!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是伸出援手,帮助这个困难家庭排忧解难,还是落井下石挟尸追讨欠债,这是一个人是好是坏的试金石,也是一个单位是好是坏的试金石,更是一家医院是好是坏的试金石!与扣下死亡证明16年的新华医院相比,与索要20万元保存费的殡仪馆相比,这位不肯留下名姓的好心人,他(她)是不是更像天使?他(她)的善念、善行,一定会为自己、为家人、为子孙结出善果!因为,他(她)的人生很有境界;因为他(她)的存在闪闪发光!

文 / 李金田

播音 / 樊 宁

原标题:《善人捐款20万元,胡月琴老人儿子遗体终于能火化安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