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的第二任妻子陈洁如:19岁让位宋美龄,却坚守了一辈子的初心
2024-11-23 18:30
发布于:天津市
1942年的某一天,蒋介石府邸传来砸碎花瓶的声音,接着就是宋美龄的咆哮声:“你要是再继续跟她纠缠不清,我就召集记者会……”
半晌的寂静之后,蒋介石捂着被花瓶擦碰到的额头;“再也不会去见她,你相信我!”
那这个“她”是谁呢?敢招惹宋美龄?
她就是蒋介石的第二任妻子陈洁如,虽然已经离婚,却一直没有真正从彼此的世界消失。
遇见蒋介石
祖籍宁波的陈洁如1905年出生在上海,原名阿凤,父亲是成功的商人,对她甚是宠爱,十岁时候的阿凤就出落得非常清秀,母亲对她的教育也跟同时代的人不同,早早地就对女儿开启了“性”教育,要保护自己的贞操,不要轻易相信男人的甜言蜜语,这些都影响着阿凤的成长。
父母希望女儿有一个好的未来,在她12岁那年,母亲送她前往上海爱国女子中学读书,让她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
在学校里,她认识了比她大六岁的朱逸民,两个人在一起玩在一起闹,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也正是这个闺蜜改变了她的一生。
阿凤所不知道的是,朱逸民在学校的所有吃穿用度都有一个人为她买单,他就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1918年,张静江的原配去世之后,朱逸民就成了张府的女主人。
朱姐姐经常邀请她去家里陪她聊天,就这样,阿凤成了张府的常客。
1919年的夏天,张静江的两个女儿从美国回来,朱逸民约她来家里吃饭聊天,几个年龄相当的女孩子在一起就跟叽叽喳喳的小鸟一样闹个不停。
却不想这时候,蒋介石随同孙中山、戴季陶来看望元老张静江,老爷子将这几个女眷一一介绍给三位来客,阿凤感觉有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自己,而她的心已经跳到嗓子眼,感觉脸红到了脖子根。
虽然才14岁,阿凤对这种朦胧的怀春很敏感,正在羞涩的时候,几个男人就到二楼去议事了。
她开始有点心不在焉地和她们聊天,过了一会,她看时间不早了,就收拾书本准备回家了。
刚出张府大门,就被候在那里的蒋介石堵住了,问她家住哪里,要送她回去,阿凤很慌张,脸绯红,低头要离开,蒋介石就是跟她捉迷藏一样,她走哪边蒋介石就堵哪边,无奈阿凤就给了一个假地址,才得以脱身。
作为情场老手的蒋介石,笃定了这个青涩的小女孩,他相信的不仅仅是一见钟情,更坚信两情相悦。
他知道阿凤跟朱逸民是好闺蜜常来张府,蒋介石也就有意无意地无意地来看望张静江,也就增加了太多的偶然相遇。
每次见到阿凤,蒋介石从不隐瞒自己的喜欢,有时候还会用露骨的言语直接表达要跟阿凤在一起,这些都被张静江这对老夫少妻看在眼里,朱逸民甚至也劝阿凤接受前途无量的蒋介石。
在闺蜜的怂恿下,阿凤终于答应和蒋介石单独吃饭。
蒋介石备了非常丰盛的菜肴,一再表达自己对阿凤的喜欢,劝她喝点红酒,而阿凤从小受母亲教导,不要轻易让男人占便宜,这点防范之心还是有的。
蒋介石拗不过,吃过饭邀请阿凤去家里坐坐,阿凤跟着蒋介石走到一个旅馆门口,蒋介石笑着说:“我姐在楼上等着。”就这样阿凤跟着他到了旅馆二楼。
开门一看没有姐姐,只有一张双人床,似乎是赤裸裸的在暗示。
阿凤转过身准备离开,蒋介石一把拉过她抱在怀里要亲吻,阿凤不停地挣扎,还开始大叫,蒋介石知道再强行下去,也不好收场,只好松手。
阿凤拼命跑回家却不知道蒋介石一直跟在后面。
这一天,听到敲门声,没想到居然是蒋介石,原来他那天跟踪阿凤找到了她的家,在看到蒋介石的一瞬间,她居然有点惊喜,害羞地准备关门不让他进来,蒋介石的一只脚早就迈进了门槛。
阿凤的母亲走了过来,蒋介石马上开门见山:“伯母,我很喜欢您女儿,想和她交往。”
这个时候的蒋介石祖坟还没有发热,而阿凤家境优越,还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而对方已经是一个过手老男人,陈母自然不会应允。
母亲的态度很坚决,阿凤反倒有点失落。
母亲甚至不准她再去找朱逸民玩,阿凤感觉有点失魂落魄,是想念闺蜜还是希望见到谁,她自己也不知道。
这天,她收到蒋介石的一封信,称自己是一个革命者,希望阿凤给他力量,这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真不愧为老蒋,这封信之后,就再也没断过笔更,却很难见到阿凤。
很快,上天给了一个成全他们的机会。
1921年。阿凤的父亲突发心脏病离世,蒋介石趴在棺材上痛哭流涕,披麻戴孝,并且忙于各种丧礼事宜,在没有男丁的陈家也算是撑起了门面。
阿凤看着“悲伤”的蒋介石,内心开始松动,既感动又心疼。
看着如此情真意切的蒋介石,阿凤彻底沦陷了。
将陈父的丧事处理完,蒋介石趁热打铁,恳请朱逸民上门替他说媒,费了不少口水,也列举了不少利弊,阿凤母亲也看到蒋介石的所言所行,最终还是成全了女儿。
订婚那天,蒋介石告诉阿凤,要取一个正式的名字,凤儿只能算乳名,就这样,阿凤成了陈洁如。
蒋介石说:“你在我心里是纯洁无瑕的,这个名字就是你的标签”,又拿出一张自己的照片,在照片的正面写着“陈洁如”,非常醒目,蒋介石的文化内涵让陈洁如的爱再次加分。
得到认可后的蒋介石,立马给陈洁如母亲表态与原配脱离关系,向陈洁如许诺:“你将是我独一无二的合法妻子。”
陈洁如被这一句承诺彻底征服,坚定不移。
1921年12月5日他们的婚礼在上海永安大楼举行,婚礼上双方互赠信物,陈洁如送给蒋介石一个精美的怀表,蒋介石则送给陈洁如一个时尚小巧的柯达相机。
这一年陈洁如15岁,蒋介石34岁。
按照蒋介石老家的习俗,新婚之后要回家祭祖,陈洁如置办了很多礼物跟随丈夫回到老家。
她老远就看到院子门口站着一个妇人,这个妇人就是老蒋的原配毛福梅,她赶紧喊了一声大姐,并且递上精心准备的礼物,毛福梅含笑接下,陈洁如对这位大姐感到非常亲切。
进屋见卧病在床的婆婆,老太太很喜欢这位漂亮文雅的儿媳,因此在老家度蜜月这些日子,陈洁如跟婆婆和大夫人相处得非常和谐亲切,以至于孙中山先生急召蒋介石回广州的时候,陈洁如跟毛福梅分手的时候都相互流下不舍的泪水。
到了上海,陈洁如也是第一次见到了蒋经国,她很喜欢蒋经国,老是给蒋经国买他喜欢的礼物,蒋经国跟她也很亲切,跟着她喊“上海姆妈”,虽然她只比这个“儿子”大四岁。
蒋介石往返于广州生活和溪口等地,陪在身边的永远都是陈洁如,这也是陈洁如最美好的时光,她庆幸自己没有嫁错人。
却没有想到,人心是不可测的。
1924年,蒋介石坐稳了黄埔军校校长之位,并且是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老蒋的人生就此开挂。
他们一起散步,一起聊时事,学校的学生们称呼陈洁如“校长夫人”或者“司令夫人。”
陈洁如享受着这样风光无限的生活,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她很满足,此时的她是幸福的。
1925年,蒋经国要出国留学,遭到父亲拒绝,只好求“上海姆妈”说情,陈洁如不但成功说服蒋介石,还将自己的私房钱拿给蒋经国,让他好好读书,陈洁如的这些举动都深深地刻在蒋经国的心里,从来没有忘记过。
虽然夫妻非常恩爱,陈洁如却一直没有怀孕,于是他们收养了一个女儿,蒋介石给她取名瑶光。
蒋介石的誓言也很快一摇而光。
让位宋美龄
1927年,蒋介石遇到了风华绝代的留美归国的宋美龄。
宋家的背景正是蒋介石梦寐以求的政治靠山,只要娶了宋家三小姐,那他的革命事业便会如虎添翼。
蒋介石是了解陈洁如的,于是他决定跟夫人“交心”,他的筹码就是陈洁如对他的爱。
蒋介石推心置腹地告诉陈洁如,和宋美龄结婚只是实施目标的计划,但是这个计划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期限是五年。
并且再一次许诺让陈洁如去美国读书五年后,回来和自己复婚,帮助自己完成革命事业。
?
跟陈洁如说这些话的时候,蒋介石眼眶湿润,看得出是“情非得已”。
为了让陈洁如相信他的话,竟然跑到陈家牌位前面发毒誓,如果不兑现承诺,就让老天灭了南京政府。
陈洁如虽然心里很难过,看着蒋介石憔悴的样子,她心软了。
爱一个人放手也是成全,而且她心里明白蒋介石要的很多东西她也给不了,违心地在离婚书上签下“陈洁如”三个汉字。
独守初心
1927年8月19日,陈洁如带着蒋介石给她的10万元,坐上了安排好的总统号轮船,随行的还有张静江的两个女儿。
陈洁如脑子里一直在回放着蒋介石临行的嘱托:“要好好学习,回来后做合格的总司令夫人,我等着你。”
这时候无线广播却传来了《蒋中正家事启事》:
我与原配毛氏已离婚,与陈氏也无婚约,只有宋美龄是我明媒正娶。
陈洁如无法相信蒋介石会欺骗她,临行的嘱托余温未减,就声明无婚约,要不是被张静江女儿发现及时,陈洁如已经葬身大海,在极度的崩溃中来到了异国他乡。
到了美国,陈洁如面对好事的记者,却没有说出任何对蒋介石不利的言论,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一句话也许就毁了蒋介石的前途,虽然知道被欺骗,却无法终止对他的爱。
在美国期间,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不断地充电,坚持学习考上个了哥伦比亚大学且获得了硕士学位,练得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培养了自己的养蜂和园艺技艺。
1933年陈洁如因为思念母亲回国,和养女瑶光定居在上海,她知道蒋介石不可能跟他复婚,但是心里却放不下对他的牵挂,也会给蒋介石写信询问一些近况,两个孩子可好?问的都是家长里短,从来不关心时政问题。
蒋介石内心对她也是愧疚的,或许也真心爱过,特意让人给她送了5万块钱。
上海沦陷后,陈洁如深居简出,不敢轻易出门,1941年的12月的某一天,她为了采购日用品,低头裹紧大衣走在街上,却不想遇到了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陈璧君此时已经是汪伪政府要员,她为了打压蒋介石,邀请陈洁如去汪伪政府任副主席,报被蒋介石抛弃之仇。
陈洁如知道他们两口子都是汉奸卖国贼,坚决不同流合污,更不会做出对蒋介石不利的事情,为了不让她继续纠缠自己,她逃到了重庆。
到了重庆,她被蒋介石秘密安排在吴忠信公馆,离蒋介石的官邸很近。
蒋介石敲开了陈洁如的房门,陈洁如一边用拳头捶着他一边哭泣,蒋介石却没有给她说“不”的理由,两个人缠绵在了一起。
没有不透风的墙,宋美龄得知蒋介石瞒着他偷腥,怎么会罢休?
蒋介石被宋美龄用花瓶砸了一大块青紫,蒋介石四天谢绝会见任何人,权衡利弊之后,答应宋美龄不再和陈洁如来往。
而且就真的没有了来往,一个有野心的人,就必须狠心。
面对宋美龄的实力,陈洁如再一次败在她手里。
1949年,蒋介石逃往台湾,陈洁如留在上海,被政府聘任为上海市卢湾区政协委员。
1961年,在周恩来总理的特批下到香港定居,她想让自己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不再和蒋介石有瓜葛,于是改名陈璐。
蒋经国听说姆妈到了香港,特意一人来香港看望,并且给她在香港九龙置办了一套房产,可见陈洁如是得到蒋经国认可的姆妈。
1962年,陈洁如收到一封戴季陶儿子戴安国从台湾带来的密信,信中蒋介石告诉她:时常想起你对我曾经的照佛和关怀,无法忘记。
在这一刻,陈洁如释怀了,所有的牺牲她觉得都值得,因为彼此懂得。
?
她在香港给蒋介石的最后一封信中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只是蒋介石不知作何感想,她在信中说道:
这么多年来,我的委屈唯君知之,然而为了保持君等国家荣誉,我一直忍受着最大的牺牲……
1971年1月21日,陈洁如在香港去世,走完了65年的人生之路。
都说她才是老蒋一生最爱的女人,这个没有定论,但是她却因为老蒋的一句承诺让自己在爱情里万劫不复,终身未再嫁人。
陈洁如和蒋介石在一起的六年婚姻,诠释了她一生的爱,爱得那么卑微,爱得那么忠诚,虽然黯然收场,但是她仍然坚持初心,坚持心中所爱!
也许有人觉得她不值得,也许有人太多不理解,但是她心中相信自己也被真爱过,所以她不会后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